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
主题: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
嘉宾:广元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仲 斌
时间:2017-03-31
简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共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是文化立法的一个重大突破,这必将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真正做到公共文化服务惠及各个地区、各个群体,并重点倾斜老少边穷地区、农村贫困群众及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等特殊群体。《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突出强调满足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更好地促进广大人民群众享受读书看报、看电视、听广播、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实施,结合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文件,我市将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实施以惠及各类群体为宗旨的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贫困村文化室、村村响、户户通、应急广播平台、农家书屋补充更新的民生工程;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按需点单”服务模式,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实施文化艺术普及公益行动,持续开展“百场戏剧进校园”“千场文艺下基层”“万场电影到农村”等文化惠民活动,形成“文化活动人人参与,文化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与广元市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今天作客我们演播室的嘉宾是广元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仲斌。非常欢迎仲局长来咱们的演播室作客,请仲局长还是按照咱们的老规矩跟在线的网友打个招呼吧。

【仲 斌】: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我是市文广新局副局长仲斌,感谢广大网友对广元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很荣幸在这里参加市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跟广大网友一起来谈谈广元文化建设和发展。

【主持人】:我们也非常荣幸能够请到仲局长作客咱们的演播室。仲局长今天访谈的主题是广元文化惠民工程建设,那么首先我想问一个问题,文化惠民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希望仲局长能够给我们简单解答一下。

【仲 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新一届中央常委与新闻媒体见面会上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李克强总理在2017《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到,2016年全国GDP总量达74.4万亿,即人均达8865美元。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进入旺盛期。“文化惠民工程”就是在全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快步提高这个大背景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大举措,惠及全国人民、普及大众文化的一项伟大工程,是党和政府亲民政策、爱民政策的体现,是“执政为民”理念在文化上的具体反映,也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主持人】:那么仲局长,当前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大背景又是怎样的?您能够给咱们简单介绍下。

【仲 斌】: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文化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代表了人民群众根本文化权益和共同愿望。中央、省、市相继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文旅兴市的战略任务,《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四川省“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以及一系列关于繁荣文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戏曲传承发展、加强文物工作等方面的意见,将为全市文化事业发展带来重大政策机遇。同时,《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和《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及省市出台的文化惠民扶贫方案,为加快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去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更是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在法律层面的坚实保障。

【主持人】:刚刚仲局长重点提到了刚出台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可否请仲局长对这部刚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进行一个初步的解读。

【仲 斌】:当前,我国文化立法存在总量偏少、层次偏低等问题。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外,在公共文化领域仅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博物馆条例等少数几部法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共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长期以来底子薄、欠账多,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仍然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设施建设、服务供给、运行机制、财政投入、监督保障等方面还缺乏制度性规范。就我市来看,主要表现在整体发展尚不平衡、基础设施尚不标准、队伍建设尚不规范、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经济政策落实尚不到位等困难和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牵头启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立法工作,历时3年,经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多次修改完善,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上正式表决通过。表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法律保障取得历史性突破,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和基本文化需求实现从行政性“维护”到法律“保障”的跨越,公共文化服务将实现从可多可少、可急可缓的随机状态到标准化、均等化、专业化的跨越。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按照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和界定了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若干重要制度,为各级政府确保行政权力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提供了法律依据,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突出强调要满足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更好地促进广大人民群众享受读书看报、看电视、听广播、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

【主持人】:那仲局长,《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什么积极作用呢?

【仲 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一,为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和保障提供了法律依据。法律建立的主要制度包括: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制度、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或优惠开放制度、公共文化服务公示制度、公众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使用效能考核评价制度、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使用监督和公告制度等。

第二,有助于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对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设施等基本概念做出了明确的法律界定,打破了设施的行政隶属界限,对盘活现有公共文化服务存量资源、提高综合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对文化设施建设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法律针对一些长期困扰基层的设施建设问题,将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规定和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比如,明确了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要按照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将居民住宅小区配套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法律化。

第四,有助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制度化。法律把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作为政府的保障责任写入总则,提出了建立公众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使用效能考核评价制度等具体措施。法律通过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公共文化服务免费或优惠提供等基本制度,为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奠定了制度基础。同时还对公共文化资源整合、设施互联互通、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特殊人群服务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主持人】:这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有没有对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设施以及文化惠民相关的概念做出一个法律的界定呢?

【仲 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所称公共文化服务,明确界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三大要素:一是责任主体。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社会力量是参与者。其主要标志是各级政府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要以公共财政支撑为主。但政府主导不等于政府包办,社会力量参与不能异化为政府推责任、甩包袱。二是服务目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在现阶段,国家界定的基本文化服务范围主要包括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方面。不是所有的文化需求都由政府予以保障,公民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则主要由市场来满足。同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满足的不是个人,而是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如建公共阅报栏,建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三是提供内容。政府向全体公民提供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及相关服务。

法律对公共文化设施的界定打破了设施的行政隶属界限,把科技馆、体育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明确纳入公共文化设施范畴。有数字显示,全国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部门拥有可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各类设施有6800多所,比全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的总和还多。由政府主导把这些设施纳入公共文化服务,可以带来我国公共文化设施数量倍增的效果,是盘活存量资源、提高综合效能的有力举措。法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本级城乡建设规划,形成场馆服务、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相结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侵占、挪用公共文化设施。
   在文化惠民上,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设施,促进优秀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和传播,支持开展全民阅读、全民普法、全民健身、全民科普和艺术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城乡都需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但目前最为需要、欠账最多的还是农村。对此,法律规定,国家扶助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并提出面向农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应当符合农村特点和需求,提高针对性和时效性。与此同时,法律也要求保障和关注“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流动人口”等群体的文化需求。将老少边穷地区和特殊群体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重点保障的对象,不仅是社会公正公平和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应有之义。法律还规定,国家统筹规划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库,实现基层网络服务共建共享。国家支持开发数字文化产品,推动利用宽带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网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这是“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的新模式。

【主持人】:非常感谢仲局长给我们详细解读了这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重要内容。那么我了解到,去年,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对我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那么实施意见总体目标是什么呢?希望仲局给我们介绍下。

【仲 斌】: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市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提档升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逐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不断加强,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跨越发展。文件还重点围绕基本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公共文化保障三个方面,提出51条可量化、易操作的广元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

【主持人】:刚刚仲局长给我们介绍了我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实现的终极目标。咱们网友也积极参与到节目当作,这就有网友提问了,仲局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有网友‘梦香’问,“现代”这两个字在我市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里是怎样具体体现的?

【仲 斌】:好,感谢网友的关注。“现代”主要区别于过去传统的思路、观念、手段、措施等,体现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标准化、服务权利的均等化、服务供给的多元化、服务模式的社会化、服务手段的数字化、服务机制的现代化这六个方面。

第一,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标准化。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紧扣《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和《四川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结合广元实际,围绕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等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确立广元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二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标准。主要对市美术馆提档升级,对县区未达标的文化馆、图书馆、公共美术馆、公共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广播电视台、发射台、数字影院进行新建或改扩建。乡镇(街道)、村(社区)整合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

第二,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权利均等化。这里面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推进农村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重点实施包括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视听乡村”建设工程、农村电影惠民工程、送文化到农村惠民工程、图书阅览服务工程、农村广播电视服务工程、农村文艺创作扶持工程、农村文化流动服务工程、农村文化帮扶工程、农村文化提升工程等共“十大农村文化惠民工程”。二是推进特殊群体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将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这六类人群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的重点对象,保障其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第三,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多元化。一是公共文化机构实现免费开放。市、县级公共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及乡镇综合文化站共“五馆一站”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同时推动体育场(馆)、工人文化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免费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二是提供供需对路的文化服务和产品。针对群众的文化需求实际,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按需点单”服务模式,开展“菜单式 订单式”服务,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社会化。一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各类文体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优惠开放。探索开展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试点,吸引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营。二是发展文化行业协会和民间组织。扶持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和业余剧团等民间群众文化组织,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搭建交流平台、打造示范团队,培育一批文化类行业协会、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公益组织等社会机构和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大力倡导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层、扎根群众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等。

第五,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手段数字化。一是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数字化。结合“宽带乡村”、“光网城市”、“互联网+”等信息工程,加快市、县区数字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建设,乡镇和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站点建设。二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数字化。整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广播电视“户户通”、基层应急广播服务平台、农家书屋、城乡电子阅报屏等项目资源,实现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综合管理和“一站式”提供。三是推进公共文化传播数字化。推进“三网融合”,促进高清电视、交互式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业务发展,推广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型载体。

第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现代化。一是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活力。深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内部改革,建立公共文化机构效能评估标准和绩效考核标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县区“两馆”总分馆制。二是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探索农村群众文化理事会制度,推广社区公共文化网格化管理服务,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健全民意表达和监督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管理。

【主持人】:相信通过以上措施,我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总体目标一定会实现,那么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当然包括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据我所知,咱们广元市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也已经有好几年了,也确实是让我们的老百姓享受到了文化惠民的成果。那么能否请仲局长简单总结下去年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取得的成效呢。

【仲 斌】:好。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协力,全市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第一,文化设施加快完善。2016年全市共新建文化馆、图书馆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标准化率达40%,建设村级综合文化中心示范点77个、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144个、贫困村文化室234个和村文化室填平扫尾工程建设338个。实现22757户电视户户通、147个村广播村村响,建成2个县级应急广播平台、15个中心书屋、7个出版物发行网点、350个社区书屋及408个阅报栏,对2425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出版物更新任务。

第二,文化活动品牌凸显。举办“广元女儿节”“广元秋季音乐季”等节庆品牌活动、“脱贫攻坚文艺晚会” 、“建党95周年歌咏活动”等主题品牌活动、“蜀道山水情”“女皇巡游”等旅游品牌活动、“戏剧进校园”“戏迷闹元宵”等戏剧品牌活动、“市民大舞台”“百姓故事会”等群文品牌活动、“扶智扶能树新风”“千场文艺下基层”等文艺下乡品牌活动2000余场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第三,免费开放惠及民众。全面推开“五馆一站”免费开放,全市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共举办各类活动2543场,举办各类培训班1108班次,惠及各类群众320万人次。

第四,数字工程便捷高效。建成市级数字图书馆,推动文化馆、美术馆、非遗保护数字化建设,推广县乡图书“一卡通”建设,普及乡镇电子阅览室和村级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站。提升网络广播电视台、《大话利州》IPP客户端、手机报、《掌门户》新闻客户端、微信及APP建设。为广大群众政策学习、文化鉴赏、信息查询、技能培训、亲情互动、农产品营销等提供形式多样的数字文化服务。

第五,均等服务务实见效。建成农民工文化驿站133个、农村留守儿童文化之家142个,面向农民工、留守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开展培训指导帮扶700余人、开展文化活动300场。

【主持人】:2016年文化惠民工程成果斐然,这么多数据的背后离不开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当前全市上下正决战决胜经济建设三大主战场,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对决战经济建设三大主战场有没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仲 斌】: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要打好脱贫攻坚战,不仅要对贫困地区加大物质资金投入,使贫困群众在物质上脱贫;同时还要高度重视精神文化建设,使之在精神上脱贫。通过“书报全民读、演出人人看、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电影月月放”,促进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面貌极大改善,贫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渴求,引导农民过上文明健康的新生活。

【主持人】:感谢仲局的解答,接下来再看下网友的提问,网友‘稻草人’问,今年文化惠民工程的有哪些内容?能否请仲局长给我们介绍一下。

【仲 斌】:2017年全市文化惠民工程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百千万”品牌活动工程。主要内容是:百场戏剧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千场文艺下基层,特别是739个贫困村实现全覆盖;万场电影进农村,实现农村群众一村一月免费观一场看电影的目标。

第二,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工程。主要内容是:免费开放8个图书馆,9个文化馆,23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8个城市社区(街道)文化中心,5个博物馆(纪念馆)和4个美术馆。

第三,广播电影电视服务工程。主要内容是:实现1.311万户电视“户户通”、97个行政村广播“村村响”;建成2个县应急广播平台,对3个县级电视台进行播出能力提升改造,对县区数字影院进行标准化升级改造,继续推动贫困地区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

第四,文化惠民扶贫工程。完成115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成2017年拟脱贫退出的255个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建设,建成137个贫困村阅报栏,加强传统村落、传统建筑的保护及开发,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保护与传承,建设一批“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培育和扶持多元化农村文化市场,充分利用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字平台为贫困村劳动力能力建设提供智力服务等。

【主持人】:非常感谢仲局的解答,希望仲局的解答能对咱们的网友有所帮助,我们期待这些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能够真正为咱们广元的老百姓带来实惠。也感谢仲局长今天做客我们直播间,最后仲局长还有什么想跟我们在线网友交流的吗?

【仲 斌】:各位网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全市人民共享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全市文广新系统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你的关注,离不开你的参与。让我们携起手来,积极参与文化建设,为实现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主持人】:我们也再一次感谢网友对我们在线访谈栏目的关注与参与,我们下期节目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