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日)
这次区委农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在总结过去五年全区“三农”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安排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全域美丽乡村、魅力幸福家园”,不断开创昭化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会上,印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全域美丽乡村魅力幸福家园的意见》,在征求大家建议意见的基础上,尽快修改完善、印发执行。刚才,杜非同志总结了2017年“三农”工作,安排部署了2018年脱贫攻坚和“三农”工作,我完全赞同,请大家细化抓好贯彻落实。同时,我们还表彰了2017年度“三农”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4个乡镇和部门进行了表态发言,希望大家对标先进、履职践诺、奋力作为。这里,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切实增强乡村振兴昭化实践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民为政首,农为邦本。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一)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丰富内涵,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上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八个坚持”,从“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的重要论断,到强调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告诫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到坚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从划定农村改革的方向和底线,到强调让广大农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等等,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并将其确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工作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准确把握“三农”工作新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把我们党对“三农”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境界,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被庄严写入党章,成为新时代全党共同意志、共同行动。今年1月16日,省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部署,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3月7日,市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在总结过去五年全市“三农”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安排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家园”,走在全省山区乡村振兴前列。中央、省委、市委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定方向、定思路、定目标、定任务、定要求,形成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和实现途径。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吃透精神,坚持优先发展、全面发展、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理念,着眼长远、科学谋划、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昭化实践。
(二)充分肯定我区“三农”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满怀激情迎接乡村振兴昭化实践新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推动全区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三农”工作,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从群众最急、最盼、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地方着手,梯次推进、统筹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昭化特色的“三农”工作路子。我们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一村一品、多村成片,一乡一业、多乡成带”科学布局,突出抓规划、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促增收,加快培育五大优势产业集群,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8个,特色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0%以上,创建“三品一标”认证品牌66个,“女皇贡米”作为全省唯一特色农产品向党的十九大会议推荐,先后荣获国家级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区、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县区、全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区、全省现代渔业重点县区、全省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区。我们坚持把提升人居环境作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主抓手,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整治、乡村治理,打造了一批具有地域、文化、乡村特色的旅游示范村,柳桥村荣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杏花村被评为第五届全国文明村,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35个,农村危旧土坯房占比已由2012年的68.7%降至16.4%,近10万人实现安居梦。我们坚持农村改革主攻方向,创新推进土地经营权颁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全面推开,“一司一社”新型村集体经济组织挂牌覆盖率达100%,探索形成折股联营、反租倒包、贫困村双股合作、“四沼”同步种养居一体农能扶贫等一大批经验模式全省交流,荣获2017年度全省重大农村改革任务推进示范县(区)。我们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采取“推进当年脱贫任务、巩固往年脱贫成效、夯实来年摘帽基础”三线作战法,持续下足“绣花”功夫,统筹推进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同步发展,卫计扶贫“四大工程”、安居扶贫“三大模式”、教育扶贫“四项举措”等一系列昭化经验、昭化模式在国家、省市推广,实现36个贫困村退出、2.31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4.17%降至2017年底的3.2%,农村贫困面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坚持惠民生促增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62:1,较2012年下降0.32个百分点,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先后荣获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区、全省农民增收新产业新业态示范县(区)。
这些新进展新成绩,充分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昭化深入人心;充分体现中央、省委、市委的“三农”工作部署在昭化落实落地、卓有成效;这些新进展新成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昭化农业农村加快发展态势的延续,是昭化三农事业迈上新台阶的缩影。只要我们从这些丰硕的成绩和积极的变化中增强信心、保持定力、不懈奋斗,昭化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就一定会如期变为现实!
(三)准确把握“三农”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迈步乡村振兴新征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区“三农”工作内外环境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历史变革,历经千百年历史变迁的古老乡村迎来了加快全面振兴的重大历史性转折。从新的变化看,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更加清醒看到,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不充分,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之间、一产与二三产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农业现代化成为“四化”同步进程中明显的短板。这就意味着必须来一场全方位的深刻变革,从农业内外、城乡两头共同发力,充分释放发展巨大潜能,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从新的考验看,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昭化是典型的农业县区,农村发展不足、发展滞后的现状仍然没有根本改变,突出表现在:种养业规模不大、质量不优;农产品加工层次浅、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农产品品牌不响、总量小、影响弱,品牌打造没有完全形成合力;个别区域生产用水、基础条件还有困难,农民缺乏现代农业技术、缺乏持续投入的资金、缺乏经营现代农业的能力,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多元增收渠道没有真正形成,城乡差距仍然较大,脱贫攻坚任务还十分艰巨等。在乡村振兴中,必须破解这些难题,加快农业整体转型升级,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缩小差距、夯实基础,确保“三农”在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跨越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掉队。从新的机遇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和推动乡村振兴,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推进,这是我们推进“三农”工作的最大、最根本的政治机遇。总书记对四川“三农”工作寄予深切厚望,在去年全国“两会”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不能丢,要带头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在今年春节前来川视察,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系列要求,再次指出:“四川是农业大省,乡村地域广、面积大、人口多,‘三农’工作面临繁重任务”“四川是天府之国,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不能丢”。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重托,给四川“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吹进了强劲的东风。同时,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大决策部署直接惠及昭化,省委实施“四项重大工程”、市委提出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重大决策,都给我们带来了众多政策机遇,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特别是,通过全区上下不懈努力,农业农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基础逐渐夯实,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呈现出人人盼发展、人人思发展、人人谋发展的生动局面,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深厚的现实基础。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内外条件的深刻变化,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勇担使命、顺势而为,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二、坚定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准确把握事关长远和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跨越发展、融合发展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九大工程”,着力构建“七大体系”,夯实“三大支撑”,聚焦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加快建设“全域美丽乡村、魅力幸福家园”,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走在省市乡村振兴前列。
在目标任务上,坚持与区委七届五次全会作出的战略安排相衔接:到2020年,特色农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00亿元,每个乡镇建成乡村振兴试验示范村2个以上,农村生态全域改善,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均衡发展,孝贤文化、农耕文明等优良传统充分弘扬传承,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村产业兴旺发达、美丽乡村宜业宜居、特色文化充分彰显、基层治理有力有效、农民生活富裕幸福,基本实现产业强、农民富、乡村美、民心和、百姓安的“强、富、美、和、安”幸福美丽乡村格局。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成,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实施乡村振兴,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工程,推进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以下五个方面重大问题。
第一,必须紧紧围绕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加快夯实同步全面小康坚实基础。昭化实现全面小康和加快现代化建设,广泛基础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脱贫攻坚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和基石,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形成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确保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必须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奋力推进新时代昭化乡村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其中,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建设内容。区委提出建设“全域美丽乡村、魅力幸福家园”,完全符合中央、省委、市委要求,完全符合新时代“三农”工作新要求,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昭化具体目标。我们要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发展、农民全面进步。
第三,必须紧紧围绕稳中求进、跨越发展、融合发展工作总基调,又好又快推进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必须坚定战略定力,一步一个脚印,积极稳妥向前推进。要切合实际制定发展目标,既脚踏实地,又跳起摸高,既突出重点、集中打造,又兼顾面上、避免遍地开花,努力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治理能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重点突破,让农业更加兴旺、农村更加和谐、乡村更加美丽、农民更加幸福。
第四,必须紧紧围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探索昭化乡村振兴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用“七条道路”深刻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丰富内涵,明确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路线图。要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加快构建符合昭化实际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多措并举让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加快向特色农业强区跨域;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要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加快重塑乡村文明新风尚;要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强基固本加快构建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要坚决打赢脱贫摘帽决胜仗,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实现脱贫攻坚与同步全面小康双重跨越。
第五,必须紧紧围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人人践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浓厚社会氛围。通过乡村全面振兴,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拥有更为满意的收入、得到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务、享受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农民日子越来越幸福,生活越来越安逸,光景越来越美好。
三、精准发力、重点突破,奋力推进“全域美丽乡村、魅力幸福家园”建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推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也要调整城乡关系、优化发展战略布局,涉及范围广,触及层次深,必须统筹谋划、突出重点、有力有序做好各项工作。
(一)背水一战、不胜不休,坚决打好脱贫摘帽决胜战。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让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本身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而推进乡村振兴,既有利于当前加快实现脱贫目标、巩固脱贫成果,也有利于为脱贫之后从根本上改变贫困面貌奠定基础。我们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的重要指示,按照“一低三有”区摘帽、“一低五有”村退出和“一超六有”户脱贫标准,下足绣花功夫,持续聚焦剩余23个贫困村退出、5540名贫困人口脱贫硬任务,巩固提升已脱贫成果,切实提升脱贫质效,实现高质量高水平脱贫摘帽。务必着眼全域脱贫奔康,有序推进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均衡发展,集中攻坚产业发展、安居工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保障等重点工作,切实做到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务必在健全长效机制上下足功夫,建立完善脱贫帮扶、产业扶持、督查巡查、考核问责等长效机制,保持脱贫攻坚期内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项目,确保退出村、脱贫户持续达到当年脱贫退出标准,实现稳定脱贫、同步小康;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引导贫困群众感恩奋进、自力更生,健全完善全覆盖联系非贫困户制度,让广大非贫困户积极投身全面奔康建设热潮。
(二)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必须纵深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农业优质供给工程,突出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促融合,加快培育特色果蔬、优质畜禽、高效林业、有机渔业、休闲农业五大产业集群,打造畜禽水产、果蔬林药2个百亿全产业链,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服务体系。做大做强产业基地,以“三园联动”建设为抓手,推进产业、技术、资金等要素向园区集聚,高标准建成一批优质农特产品生产基地,不断夯实产业发展载体。坚持绿色高端创品牌,巩固提升紫云猕猴桃、昭化茯苓、大朝腊肉等知名品牌,大力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着力构建具有昭化特色的“公用品牌+自主品牌”体系,不断扩大“昭化造”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让昭化农特产品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得出卖得好。坚持延链升级促融合,大力实施农业“接二连三”工程,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鼓励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工商资本加强全产业链打造,建立完善冷链物流、仓储运输、市场销售等服务体系,培育发展休闲观光、采摘体验、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走出一条乡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共同振兴的新路子。
(三)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从“村容整洁”到“美丽乡村”,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极其重要性,充分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我们必须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要求,厚植绿色生态底色,凸显美丽乡村特色。全域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依托自然生态、特色产业、地域文化等资源禀赋,大力实施村落民居美化工程,深入开展农村危旧土坯房拆除、万户特色化风貌塑造、传统院落保护“三大专项”行动,全域实施“六化行动”,打造地域特色突出、民俗文化厚重、乡情乡趣浓厚的幸福美丽新村。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突出抓好农业面源污染、生产生活垃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着力推行“厕所革命”,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加强农村生态系统治理保护,深入开展绿化全川昭化实践,打造千年古蜀道、百里嘉陵、全域小景观,释放乡村美丽经济的“长尾效应”,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加快形成河湖水域生态功能空间布局,筑牢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
(四)传承弘扬农耕文明,共筑乡村和谐新风尚。乡村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和传承载体。昭化文化历史悠久,遗存资源丰富,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瑰宝,必须大力弘扬优秀乡土文化,并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交相辉映。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传承耕读文化、孝贤文化、红色文化等多元文化,提振农民群众精神面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道德回归乡村,让精神力量助推乡村振兴。大力培育新风正气,广泛深入开展文明示范村(户)创建,倡树良好家训、家规、家教,推动广大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保护发展乡村优秀文化遗产,大力开展乡村非遗资源普查,建立健全文物“四有”档案和传统村落“一村一档”,加强射箭提阳戏、柏林沟金钱棍、川北唢呐等非遗项目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大力发展现代农村文化产业,创造性推动红色文化、蜀道文化、民俗风情文化等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推动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和市场化营销,培育一批集影视拍摄、康养旅游、特色美食、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产业综合体。
(五)着力提升乡村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进新时代乡村社会和谐和顺。乡村振兴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等广泛参与的“一核多元”村级治理组织体系,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快形成“大党建统领、大联动治理、大数据应用、大融合推进”的乡村治理格局。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健全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深入推进农村基层事务、党务、政务、财务全面公开,提高群众主动参与管理积极性。全面推行法治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法律进乡村活动,推行维稳、综治、信访、法治、民生“五位一体”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依法打击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完善流动人口管理联动机制、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提升群众安全感。积极推动乡村德治,深入实施乡村道德建设,健全道德激励约束和评议机制,发挥“新乡贤”示范带动作用,开好“道德评议会”,办好“道德大讲堂”,全覆盖建好“道德超市”,推进乡村诚信建设,引导农民群众重义守信、向上向善、爱党爱国爱家乡。
(六)聚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民生活富裕美好。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要求,是乡村振兴的目的所在。必须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以富民强村工程、创业带富工程、公共服务升级工程为抓手,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增强农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让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深入实施基础提能扩面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四好”道路建设,完善乡村路网,大力发展乡村公共交通,畅通农民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健全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机制,保障供水总量和质量。加快农村电网改造,确保农村电力供应稳定可靠。加快数字乡村、网络乡村建设,完善农村通信网络基础配套,实现网络通讯全覆盖。全面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均衡化,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提升农村基层医疗卫生软硬件水平;健全乡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强化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让进城的进得放心,留在农村的留得安心。
(七)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培育三农发展新动能。改革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动力源泉。我们必须坚定深化农村改革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创新改革驱动战略,加快构建改革推动、创新驱动、政策带动、制度促动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全面放活农村发展动能。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三项改革”,用好用活基本农田增减挂钩、移民搬迁增减挂钩、集体建设用地建租赁房等用地政策,优化土地要素供给;强力推进土地流转,虚化地块、实化股份,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深化农业农村投融资改革,加大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力度,充分发挥财政“四项基金”作用,探索设立乡村振兴专项发展基金,吸引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行“一司一社”为主的集体经济组织,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盘活资源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多渠道助农增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农村改革,一要‘扩面’,不能就农村论农村,而要紧扣城乡关系重塑,对城乡改革作出统筹谋划,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二要‘提速’,已经部署的农村改革要全面发力,看准了的要一抓到底,鼓励基层创新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要加快在全国推开。三要‘集成’,抓紧梳理各项改革措施,打出‘组合拳’,形成整体‘打法套路’,注意总结先进典型,发挥其对推动乡村振兴的示范作用”。我们要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论述,并抓好落实落地。
(八)广泛汇聚社会各方力量,强化乡村人才支撑。乡村有没有人气,能不能留住人才,农村人口结构能否优化,是乡村是否振兴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必须着力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让乡村美景吸引人、丰富业态留住人、发展机会成就人,让城市人、城市资本、城市资源“三下乡”。坚持“走出去、留下来、引回来”多措并举,加快完善系列配套制度机制,让农村想进城谋生的人在城镇安居乐业,让城镇想为振兴乡村出资出力的人在农村有为有位、成就一番事业,让想为家乡做贡献的各界人士找到参与乡村振兴的渠道和平台。打好“乡情牌”“乡愁牌”,着力抓好招才引智、筑巢引凤,大力实施“引高才”“用专才”工程,建立急需紧缺人才援助机制,积极引导紧缺型、急需型专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注重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挖掘培养一批“土专家、田秀才”,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改善农村人口结构。农村是广阔天地,我们要努力让有志于振兴乡村的人才脱颖而出,绽放人生精彩。
四、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昭化落地生根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必须增强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要强化党委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实到政策制定、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财力投放、工作考核等各个方面。坚持党委把方向、出主意,政府做规划、抓落实,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加强区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班子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牵头协调、决策参谋、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导检查等职能。全面实行乡镇(街道)党政、相关部门“一把手”抓乡村振兴战略第一责任人制度,定期向区委报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并纳入班子年度述职内容。
二要强化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引领。树立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理念,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抓紧制定全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形成科学完整的制度设计。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区、乡镇和村组,整体规划、从严审批、严格监管,切实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约束性、指导性、操作性,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三要强化“三农”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广大农村作为锻炼培养干部的重要战场,加大推优选能,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清理补齐乡镇机关事业单位空缺编制,支持边远乡镇满编运行,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村干部报酬待遇,选树表彰一批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干部,并优先选拔任用,激励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中争做新时代开路先锋。
四要加快形成合力攻坚强大凝聚力。广泛宣传党的乡村振兴方针政策和先进典型实践,讲好乡村振兴昭化故事,大力提振干部群众精神。扎实开展“作风纪律深化年”活动,真正深入群众,真诚服务群众,真正把工作做到农民群众心坎上,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换来乡村全面振兴,换来农民群众美好生活。
同志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三农”决策部署,勇于担当,久久为功,以雷厉风行、埋头苦干的作风,扎实有效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全域美丽乡村、魅力幸福家园”,为奋力实现脱贫攻坚与全面小康双重跨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城一体城乡融合绿色发展的昭化新区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关于区委农业农村工作我就讲这些。这里,就当前几项重点工作再强调几点。
关于“开门红”工作。从1-2月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和1-3月预计情况看,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增速均可能低于市定目标增速,且不同程度低于去年同期增速,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增速虽能完成市定目标增速,但与去年同期增速相比,仍可能存在回落态势。各级各部门必须紧盯问题短板、增添有力措施,不折不扣实现“开门红”,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走在全市前列。一是千方百计抓投资。加快在建项目尤其是重大项目的建设进度,确保大寨水库、城区棚户区改造等一批省市区重点项目全面或超额完成预期目标,尽快形成更多的实物量,实现一季度项目投资增速保持在23%以上。二是全力以赴强工业。重点促进效益较好的升达、雨润、铁骑力士、同立商混等企业实现达产,迅速落实翔宇酒业、华康食品等有望复产企业进行生产,督促新进规企业正常运转,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量。三是持续用力现代服务业。做优做强柏林湖国家级4A景区,强力推进中青城投昭化古城旅游开发项目。扎实推进汽车4S城和电商孵化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葭萌·王府井、弘和远景等商贸综合体,努力培育更多限上商贸企业。四是强化重要指标支撑。加强经济运行指标监测预警,做好经济增长评估指标的动态监控,确保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资质建筑业总产值、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公路客货运周转量、财政预算八项指标等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有效支撑一季度GDP增长。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上周五,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专题听取2017年省级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情况汇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离脱贫攻坚目标实现期限越近,任务越艰巨,越要实行严格的考核评估,对好的给予表扬奖励,对差的约谈整改,对违纪违规的严肃查处,通过较真碰硬的考核,促进真抓实干,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现在距离脱贫摘帽倒计时仅剩180天,时间紧、任务重,仍需付出艰辛努力,各级各部门务必对照任务清单、倒排工期、倒逼责任,强力抓好落实。一要不折不扣抓好督导反馈问题整改。切实把第一轮省市区三级联动全覆盖督导反馈问题整改作为提升脱贫实效的重要抓手,举一反三、分类分层建立清单,落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措施,限期整改,确保同类问题不再发生。二要推进精准帮扶全覆盖。尽快落实非贫困群众结对联系制度,统筹解决好“插花”贫困户脱贫和临界贫困户增收问题,巩固提升脱贫成效。三要加快筹备全市“夏季战役”现场会。根据全市脱贫攻坚安排部署,“春季攻势”现场会已在其他县区召开,“夏季战役”现场会将在昭化区召开,各级各部门务必精心筹备、强化协调,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各项重点工作,确保现场会顺利召开。四要认真开展脱贫攻坚“四季战役·产业大比武”活动。区上将组织29个乡镇(街道)分片区召开农业产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示范园、种养循环基地建设现场推进会,并将现场评价情况作为年度农业农村考核的重要依据,各乡镇(街道)务必根据本地实际认真谋划、认真抓好落实。
关于家居产业城推进工作。2018年家居产业城开发建设总体目标是完成4000亩(含2017年1000亩)土地、林地的报征、征收、道路、场平等工作,完成招商引资项目签约100家、落地开工建设55家、建成投产30家。当前,务必重点推进以下几项重点:一是加快规划编制进度。家居产业城总体规划已初步通过市规委会审查,区规划分局要加强对接落实,尽快完成审批,加快推进编审工作、家居产业城控制性详规。二是加快推进各项保障工作。区国土资源分局要尽快完成土地调规方案上报和报征审批进度,保障家居产业城的用地保障和建设需要;区林业园林局要尽快完成林地报批指标落实及许可审批;区征收办、柳桥乡、元坝镇要完善细化拆迁安置方案,加快家居产业城范围内拆迁工作;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区发改局要在规划前提下,加快可研编制及项目审批,确保家居产业城按要求有序推进。三是加快货运大道及场平建设进度。区规划建设和住房局要精心组织、完成项目招标工作,加快推进 货运大道和场平工程施工进度。四是务实推进市区共建。区金融办、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区国资局要加快与市国投公司商谈,尽快完成市区组建产业城投资建设集团(公司),并报市政府审定。加快产业引导基金的组建,尽快完成报批手续。
关于机构改革工作。当前,党和国家机关机构改革已经全面拉开帷幕。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任务,以严明的纪律规矩服从服务机构改革。这次机构改革时间持续长、调整范围大、涉及人员广,各级各部门必须讲政治顾大局,配合做好改革各项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部门一把手要率先垂范,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稳定和日常管理工作,确保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干劲不减,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绝不允许出现人在心散、等待观望、工作脱节、作风漂浮等问题。对于在机构改革期间违反相应纪律的,将依规严肃处理。
同志们,事情很多,任务很重,压力很大,请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落地,确保各项工作做出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