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杨浩副市长在全市创建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市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 详情
杨浩副市长在全市创建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市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 2017-12-01      来源: 市政府办
【字号:
打印

杨浩副市长在全市创建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市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171127日)

 

按照市委《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发展的决定》精神和市政府的有关工作部署,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创建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市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全面推进产地环境综合治理,巩固和提升“好山、好水、好空气”的比较优势,在绿色发展潮流中凸显和加强广元有机农产品的“主力军”地位,使之成为引领绿色生产的“龙头”和绿色消费的“标杆”,守住绿水青山,赢得“金山银山”。这需要我们“干”字当头、“实”字为先,从生产、认证和监管三方发力,推动“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安全控制,以促进全市农业特色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和切实保障公众“舌尖上的安全”。这里,我讲几点意见。

一、清晰界定有机农产品的内涵外延,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有机农产品的信心和决心

有机农产品是纯天然、无污染、高品质、高质量、安全营养的高级食品,是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加工出来的,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相对于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而言,有机农产品具有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和基因工程技术以及一般2-3年认证转换期和在产量上严格控制等特性,具备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重优势。可以说,优质、安全、环保是它的产品定位,满足中高端市场需求、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它的市场定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农业品牌战略实施是它的工作定位。目前,有机农产品在全社会、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品牌具有较高“含金量”,发展空间巨大、市场前景广阔。为此,我们要围绕创建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市这一目标,瞄准“到2020年,全市有机产品认证面积达到30万亩,推广面积达到185万亩”的任务,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始终保证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科学先进、生产过程严谨规范、产后监管严格到位,确保良好的声誉和口碑,让广大消费者获得真实满意的消费体验,愿意花钱“买单”,实现有机农产品的优质优价,使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通过发展有机农产品获得更好收益,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成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和决胜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产业支撑。

二、科学规划布局,加快壮大有机农产品生产规模

坚持“市上统筹规划、县区分类推进”原则,综合考虑资源条件、区域特点和发展现状等因素,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有机农产品生产和认证,在遵循有机生产方式的前提下加快壮大有机农产品生产规模。

一是要突出全域推进。会上印发《创建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市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将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后印发。各县区要围绕工作目标、重点工作、实施步骤认真组织研究,将目标具体到年度,将任务分解到部门、到乡镇。着重选择一批生产技术好、基础设施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健全的乡镇和村,围绕主导产业全域发展有机生产,建成一批有机农业重点乡镇、重点村。市农业局要抓紧牵头编制有机农业产业规划,按照“县县有特色、县县有重点”和种养平衡的有机产业发展模式,注重与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环境保护等多规衔接,形成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的生产布局,打造各具特色的规模化有机产业基地和优势产业带。

二是要突出重点区域。要把农业现代园区作为发展有机农业的重点区域,充分发挥已建现代农业园区田网、路网、水网完善,企业主体众多,标准化生产水平较高等优势,按照有机生产要求进一步将现代农业园区提升为有机农业园区。各县区要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梯次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每年围绕主导产业至少建设1个有机农业园区。到2020年底全市100个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达到100%,其中有机农产品认证达到10%以上。

三是要突出重点产业和重点农产品。立足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我们要坚持以红心猕猴桃、富硒富锌茶叶、高山露地蔬菜、朝天核桃、两湖有机鱼等产业为重点大力组织有机生产。要完善有机产品认证质量安全全过程控制体系,支持和鼓励更多的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有机生产、申报有机认证,成为发展有机农业的排头兵。

三、认真推广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充分发挥规程和标准的示范效应

技术和标准是有机农产品的核心优势,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坚持以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为支撑,用标准和数据来规范有机农产品生产,为消费者释疑解惑,真正让生产技术规程和标准在带动标准化生产上发挥作用。

一是要开展技术难题攻关。由于有机农业禁止使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等人工合成物质,会带来产量下降、病害难控等新问题。为此,一定要深化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合作,组建科技攻关团队,研发一批既自然生态又不降产减产的有机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要务实推进与川农大以及杨凌示范区管委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两地四方”框架协议落地落实,将产业扶贫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成为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二是要完善有机生产技术标准。对标有机产品标准,加快编制从播种到采收全过程的有机生产技术标准,形成完备的有机生产标准化体系。要将生产技术标准转换为技术规程,编制成群众易学易懂易操作的明白纸、明白卡。特别是编制详细的可用投入品清单,全面介绍可用投入品的使用范围、时节、方法和剂量。

三是要大力培训推广有机生产技术。积极推广种养结合循环模式,推行农家肥熟化使用、农业机械除草和农作物病虫害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新技术。将有机生产技术纳入职业农民、农业产业发展领军人培训的重要内容,抓紧培育一批有机生产的行家里手,让每个有机生产经营主体和重点乡镇、重点村都有一名懂有机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的专业人才。

四、大力实施“六大行动”,强化有机农产品产地环境和农业投入品监管

在加强有机农产品生产过程管控的同时,要切实强化产地环境治理和农业投入品监管,把好质量安全源头关。要扎实推进土壤环境调查,准确把握产地土壤环境风险情况,实施土壤环境质量分类管控,针对性地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农业部门要主动会同环保部门开展土地环境调查,为土地分类利用和有机农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深入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计划,强化废弃农膜、秸秆、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持续净化有机农产品产地环境。

一是要大力实施化肥农药减量控害行动。坚持“减量与保产并举、数量与质量并重、生产与生态统筹、节本与增效兼顾”原则,进一步加强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新型高效植保机械,推进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着力解决一家一户“乱施肥”、“打药难”等问题。要强化农企对接,推进“按方抓药”,支持鼓励因地制宜生产和使用有机肥,通过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实现有机、无机相结合,提升耕地基础地力,用耕地内在养分替代外来化肥养分投入。

二是要大力实施饲料清洁化行动。围绕“实现全市饲料质量安全风险可控、市场清洁、不造成饲料中重金属污染环境,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生态安全”这一目标,持续开展生产企业达标创建、诚信经营示范建设、质量抽检、健康养殖、检查执法“五大专项工作”,着力强化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加大日常监督检查,严格饲料质量抽检,着重监测饲料中营养元素、兽药和重金属含量,严控重金属含量超标饲料产品进入流通使用环节,严控动物养殖兽药残留,确保每半年饲料生产企业、经营单位、规模养殖场监管检查全覆盖。

三是要大力实施废弃农膜回收行动。关于废弃农膜回收,市政府已专门发文进行部署,但个别县区行动较迟缓,工作开展效果不理想。各县区务必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力措施,真正把这项工作抓好。要严格规范农膜的经营和使用,坚决禁止厚度小于0.01毫米的农膜销售,推广耐候期长的农用地膜和农用棚膜。要继续抓紧完善废弃农膜回收网络,足额保障农膜收集和处理工作经费,建立以市场和保底结合的回收价格形成机制。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业生产环境废弃农膜零污染目标。

四是要大力实施畜禽养殖粪污治理行动。抓紧完成禁养区养殖场关闭或搬迁工作,加快推进限养区、适养区养殖场的雨污分流、粪便污水收集利用设施配套。推行种养循环生态治理、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推行畜禽粪污肥料化、能源化利用,实现畜禽粪污就近资源化利用。严格执行畜禽养殖场联合审批准入制度,严把畜禽养殖新建项目立项、审批及环评关口。采取常规巡查与突击检查、例行巡查与联合检查相结合方式,严厉查处违规建设和偷排、漏排、直排养殖粪污现象。

五是要大力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新机具、新技术,突出抓好秸秆还田肥料化利用。结合全市突破性发展肉牛肉羊产业,大力推广秸秆“三贮一化”饲料化利用。扩展秸秆代料栽培范围,引导食用菌生产主体扩大秸秆基料化利用。鼓励探索秸秆能源化、原料化利用,努力招商引资一批秸秆直燃发电、秸秆乙醇生产、秸秆制浆造纸、秸秆压制板材企业。要全面禁止秸秆焚烧,着力构建网格化巡查工作体系,坚决查处焚烧秸秆污染大气行为。

六是要严格实施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行动。要严格生产经营主体及产品的资质审查,严格证照许可及产品登记。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以随机抽查为重点,跟踪检查与重点监管相结合的检查制度。完善例行监测、专项监测、风险监测等产品质量监测制度。加强投入品电商、直销配送、农民合作社等经营新业态、新模式的合理引导和日常监管。建立区域间、部门间案件线索通报、快速反应、协查协作、联动查处工作机制,坚决摧毁制假售假窝点,依法严惩违法犯罪行为。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壮大有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有机农产品生产有严格科学的技术要求、有严谨规范的认证审查,依靠单家独户来组织生产实现不了,纯粹引进外来投资者的路子也行不通,必须依靠顺应和符合区域农情需要的新型经营主体来示范引领,为此需要我们创造条件、创新机制、依靠改革来加大培育壮大有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支持家庭承包经营者、专业大户及业主流转土地,大力建设有机家庭农场。引导同区域、同行业、同类型农民合作社以有机农产品和有机产业为纽带,在劳动、技术、产品、资本、品牌等方面开展联合与合作。支持领军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控股等方式联合、融合、整合各类中小型农业企业,组建有机农产品产业发展联盟。

二是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围绕全市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做大产业基地规模、实施标准化生产,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品牌创建,对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并取得相关农产品认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评选国家、省、市级示范场、示范社时,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考虑,并给予项目、资金上的倾斜。

三是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农富农。大力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农户土地扩大有机生产,就近雇佣农民入园务工。推广“入股分红+保底分红+利润分红”、“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完善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入股、合作、务工等多种方式切实让农户分享到发展有机农业带来的红利。

六、落实“四个最严”,建立健全全程监管防控体系

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推进有机农产品生产的刚性要求,这既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环节,也是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放心的底线约束。

一是要务实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我市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第二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市(全国第一批、第二批总共仅有15个),20186月前要完成各项创建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各县区、市级有关部门要围绕确保创建一举成功,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规划制定、力量配备、条件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坚持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把手负责制、目标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持续压紧压实政府属地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强化对生产经营主体的宣传教育、公开承诺和执法监管,全面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要巩固完善市、县、乡、村四级贯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三大体系,特别是要配齐乡镇监管和村级协管人员,解决好快检抽样、日常巡查工作经费和协管员工资补贴问题。

二是要全面实行有机农产品产地准出。以技术检测为依据,制定产地准出标准和准出流程,推行“先检后证、先证后标、先网后市”的产地准出制度。农业部门要加强产地准出监管,监督生产者如实记录生产过程、按批进行质量检测、开具合格证明、规范包装标示。食药部门要建立与有机农产品产地准出相衔接的市场准入制度。

三是要全面实现有机农产品全程追溯管理。加快构建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支撑,融合政府监管、主体生产、消费服务三大功能的质量追溯平台。要将有机农业生产、加工企业全部纳入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范畴,配备视频监控、数据采集、数据上传等设施设备,如实采集追溯信息。要依托现代物联网技术,完善有机生产基地监控监测设备,着力提升有机农业生产的智慧监管水平。采用移动互联等便捷化的技术手段,通过扫码交易同步运转信息流和实物流,实现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质量全程可溯。要创新包装标签、防伪标识、扫码查询等方式方法,着重解决蔬菜包装和鱼体标签难题,为消费者提供最便捷、最准确、最快速的质量追溯和防伪信息查询服务。

七、围绕做靓“广元七绝”品牌发展有机农产品,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主动适应市场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提升“广元七绝”这一全省十大区域农业公用品牌的市场影响力、竞争力,创建具有广元特色和享誉中外的农产品品牌形象,以品牌效应来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是要培育壮大品牌体系。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着力构建“市级区域农业公用品牌+优质农产品品牌+企业自主品牌”的品牌体系,形成以“广元七绝”公用品牌为统领,以优质农产品品牌为支撑,以企业自主品牌为主体的品牌体系架构。具有优势规模的县区牵头制订品牌标准,全面丰富和拓展“广元七绝”区域农业公用品牌的内涵和外延,凡符合有机标准的广元优质特色农产品均纳入“广元七绝”营销范围,全面统一使用“广元七绝”有机品牌形象标志。

二是要全力推动品牌宣传。加强和央视七套农业频道《每日农经》、《致富经》、《美丽中国乡村行》等栏目合作,全面提升有机农特产品知名度。持续推进“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方式,组织参加国内大型食品博览会、展销会,集中展示“广元七绝”品牌形象和产品品质,通过消费引导、科普解读多种形式和手段,激活市场、搞活流通、促进消费、拉动生产。

三是要不断强化品牌管理。建立有机农产品企业品牌名录,制定有机农产品企业品牌目录的保护办法和动态管理办法,将全市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有机农产品品牌、企业自主品牌等形成目录,实行动态管理,统一发布。加强企业自主品牌保护,维护企业自主品牌产品质量、信誉和形象。

八、着力在有机农产品营销上下功夫,确保有机农产品获得“好收成”

抓好营销工作对于有机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至关重要,有机农产品营销既要主动、生动,又要有具体内容和实在措施,融合线上线下、由点到面、从内到外全面展开。

一是要大力发展“互联网+有机农产品”。当前,首先是要认真实施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全面完成益农信息社的建设任务,到2018年底实现全市建设益农信息社1800家以上的目标。采取整合市内涉农电商平台与引进市外大平台相结合方式,建设集信息发布、线上交易、支付结算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电商平台。鼓励有机生产经营主体入驻电商平台、开设专营网店,推进有机生产者与加工厂、超市、家庭依托网络实行直接对接。

二是要积极探索推进定制农业。定制农业实现了农产品从种养到餐桌的直供,缩短了产业链,顺应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转变,符合消费升级趋势。具备一定消费能力的人追求质量更好、安全放心、符合口味的有机农产品,而农产品生产者通过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获得更稳定、更可观的收益,这涉及生产、流通、加工等多个环节,务必在质量安全上下工夫,筑牢消费者与经营者间的信任关系。要依托物联网远程监控和互联网便捷沟通的优势,探索发展“私人定制”模式,以预购与预售方式,实现“以销定产”和“农场直送”,促进有机农产品订单生产和定向销售,实现有机农产品直接进社区、进家庭。

三是要努力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发展产地预冷、冷冻运输、冷库仓储、定制配送等全冷链物流,构建适合农产品电商发展的物流配送体系。有效整合供销、邮政、社会快递、物流公司资源,加快建设农产品进城的快递县城汇集中心和乡村服务站点,实现乡(镇)、村快递网点全覆盖,打通有机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

同志们,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市有机农产品生产已具备了一定的总量规模和良好基础,已成为农口产业部门主推的公共品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的“标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临前所未有的内外部环境,我们要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市的总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上来,着力强化对本地区、本行业系统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致力形成密切配合、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推动有机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作出应有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