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筹布局“搭”平台。坚持“一个县区1—2个主导产业,一个园区1个特色产业”原则,围绕轻工、机械等6个产业承接方向,错位细分县区产业承接重点,加强县区产业承接载体及配套建设。截至10月底,全市工业园区累计开发面积55.3平方公里,建成投产面积33.2平方公里,达到“五通一平”标准存量成熟可用地8000余亩,建设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清理闲置厂房16.4万平方米。
(2)对接服务“跟”项目。先后主动对接成都市经信委等有关部门20余次,拜访行业商(协)会30余次,邀请10余家行业商(协)会先后30余次深入我市实地考察。同时选派业务骨干组建招商小分队或上挂成都市经信委等部门,常驻成都专职对接跟进产业转移承接项目,争取转移项目以“打包打捆”全产业链的方式落户我市。截至10月底,我市签约成都转移产业项目34个,开工11个,跟进项目186个。
(3)强化政策“引”企业。按照“谁承接、谁受益,谁制定、谁兑现”原则,分县区分产业具体制定产业承接支持政策措施,对承接的制鞋产业项目全额补贴前三年厂房租金,且在第四、五年给予50%的补助,全额补贴机器设备的搬迁运输费等;对投资强度达到100万元/亩的1000万以上机械制造转移承接项目,按工业用地最低出让价的45%—100%给予奖励等。